情報與反情報

2013年03月26日,美國一家防務承包商的中國籍雇員劉思興(音譯),因非法向中國出口美國敏感軍事技術,被美國地區法院判處5年多監禁。檢方訴訟顯示,劉思興是中國公民,但已在美國居住長達19年,並持有美國綠卡。劉在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間曾為防務承包商L3通訊公司工作,並擔任空間及導航部門高級研究員。劉思興在法庭上聲稱自己「沒有犯法」,並表示針對他的起訴可能存在政治因素,但新澤西地區法院法官切斯勒強調說,「此案並非政治審判。」[連結]

2013年4月9日, 美國總統情報顧問委員會(PIAB)在3月21日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提到,美國由於過於專注反恐,導致目前對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、情報活動以及其他挑戰性力量的認識不夠充分。[連結]

2013年4月4日, 兩岸財經談判頻繁,大陸的情報戰卻遠比台灣活躍。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榮豐3日透露,早在ECFA談判前幾個月,大陸就以研討會形式,邀約台灣相關專家學者,「一網打盡」,完整蒐集台灣情報,且指揮一條鞭;反觀台灣,「各部門卻出現本位主義」。[連結]

2013年4月1日, 白宮情報顧問團在一份機密報告中警告,美國的情報機構過度將重心放在軍事行動與無人機攻擊,中國、中東與其他國家安全議題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,要求對此做出首次重大調整。[連結]

2013年3月31日, 德國聯邦對外情報局(BND)認為,敘利亞政府反對派受到了“基地”恐怖組織網絡的影響。德國聯邦情報局局長辛德勒(Gerhard Schindler)接受《星期天圖片報》採訪時,表示涉及了敘利亞反對派組織“努斯拉陣線”(al-Nusra Front)數千名武裝成員。在反對派對阿薩德政權進行的武裝反抗中,該組織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 [連結]

Subcategories

JSN Epic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